近日在《哈佛商业评论》中看到了李开复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对于当前职业的影响。文章分别从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进行了两个维度四个区域的划分:
安全区:AI未来不太可能取代这类职业。
慢变区: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交技能,而依赖于动手能力、创造性或适应非结构化环境的能力。这些仍是人工智能的短板。由于不断发展的技术会在未来几年中慢慢提升这些短板,所以此象限中工作消失的速度,更多地取决于人工智能能力的实际扩展。
结合区:大部分计算和体力性质的工作已经可以由机器完成,但关键的社交互动部分使它们难以完全自动化。所以,最可能产生的结果就是幕后优化工作由机器完成,少量人类工人仍会是客户的社交接口,人类和机器形成共生关系。此类工作可能包括保安人员、报税员甚至放射科医生。这些工作消失的速度和比例取决于公司改造员工工作内容的灵活程度,以及客户对于与计算机互动心态的开放程度。
危险区:最快被完全取代的职业。
体力劳动者:分别为“社交强弱性”和“技能高低和结构化程度”两个维度。如图
脑力劳动者:分别为“社交强弱性”和“创意/决策or优化”两个维度。如图
供应链岗位:仅就我个人的理解画的,如有理解偏差,请随时提出。
简单的讲,就是越有标准答案,越不需要和人类打交道的岗位越危险。因为你的学习速度不可能超过计算机,计算机更喜欢和计算机打交道,而不是和你。
我猜测那些提供框架分析工具的知识点将会越来越重要,因为没有正确答案。而那些越是需要考试的知识点将越危险。当然,这些需要考试的知识点是我们使用好分析工具的基础。
下图是Gartner最新发布的技术风口到来的时间点预测及成熟度阶段。怎么样,是不是80%的革命性技术你都看不懂?我想说的是世界正在加速度地变化,我们无法像上一辈一样,一种职业从年轻做到退休。我猜测我们会从事3~4种不同的职业。因此,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保证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才能在下一个风口中躺风飞翔。
PS:我是德川家康,这里是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供应链成长随笔”(ID:Work-Methodology),欢迎关注和转发。
玛氏中国 | 2025年度玛氏宠物华东区域成品仓储运输服务(B2B&D2C)遴选
3245 阅读白犀牛B轮融资总额近5亿,顺丰三度加注,车规级无人车加速落地!
1065 阅读海晨股份:半导体高端物流设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物流机器人开启未来产业征程——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28)
957 阅读年营收超7000亿,利润865亿,中国邮政再登世界邮政第一
846 阅读“倒货”现形!运满满重拳出击,1分钟赚900块的黑心生意没了!
749 阅读全球前20大货运机场排名出炉,中国五大机场上榜
799 阅读阿里推出“饱呗运力”,入局校园即时配送
661 阅读途虎养车全国城配线路运输项目-报名公告【长期有效】
520 阅读最新快递业绩:顺丰增速继续领跑,申通再超韵达
477 阅读菜鸟牵手健力宝为供应链提速:工厂直达冰箱仅需24小时
47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