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中国便利店行业而言是喜忧参半。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较其他零售业态而言仍保持较高增长。宏观经济和消费趋势为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5月13日,毕马威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了《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报告基于对89家便利店企业(含石油系)的调查问卷和定量分析,总结出2020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十大发展现状,从不同角度聚焦行业,提出四大核心发展趋势,助力便利店提升以运营为驱动的可持续发展。
便利店规模达19.3万家,销售额达2961亿元
《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19.3万家,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销售额为2961亿元。疫情并未对2020年便利店行业的盈利造成过大负面影响,《报告》样本企业的毛利达25.8%,净利为2.4%,均较2019年有所提升。
《报告》同时指出,2020年鲜食商品重视程度被提升,其在整体销售贡献占比提升了2%。
便利店迎来5个新发展方向
报告指出,在政策的支持下便利店将迎来向5个方向进行转型,分别是:升级结构连锁化、以自主品牌个性化吸引流量、打造数字化经营闭环、扩大便利店服务半径以及整合供应链和提高物流管理体系。
便利店四大核心发展趋势
购物便捷性:便利店整体以满足年轻客群的即时性需求为主,而不同的消费群体深化了围绕购物便捷性的多方面需求,包括对服务的需求、同时存在的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全渠道融合和消费者更为健康的消费理念。这些需求带动了便利店的场景化运营、品类革新和迭代趋势。
体验场景化:从便利店运营角度看,便利店企业通过围绕一日三餐、下午茶等演化出的扩展性需求,打造诸多日常消费场景,带动消费者复购,将场景在时间维度进行纵向深化。从便利店布局角度看,便利店企业瞄准低线市场,渠道下沉进一步加速,将场景在空间维度进行横向铺开。
品类升级:以自有品牌与鲜食商品为代表的核心商品能力建设是未来便利店发力的关键,便利店可进一步探索提升相应比例以提升利润表现。而在年轻化的客群结构与多变的需求之下,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商品及运营能力是便利店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实现以鲜食为代表的核心品类差异化、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定制化、及不断迭代的产品创新化。
数字化驱动:企业愈发注重打造其数字化能力,围绕客户、产品、运营支撑,打造数字化运营、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营销、供应链等,实现企业整体降本增效。市场领先的零售企业,正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提升门店表现、客群管理及运营效率。
未来3-5年,以运营能力提升为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便利店企业聚焦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店铺运营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核心立业之本,企业需围绕门店扩张、商品迭代与数字化能力提升整体的店铺运营水平。
玛氏中国 | 2025年度玛氏宠物华东区域成品仓储运输服务(B2B&D2C)遴选
3455 阅读白犀牛B轮融资总额近5亿,顺丰三度加注,车规级无人车加速落地!
1093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福建大件宅配招商
1017 阅读海晨股份:半导体高端物流设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物流机器人开启未来产业征程——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28)
985 阅读年营收超7000亿,利润865亿,中国邮政再登世界邮政第一
881 阅读全球前20大货运机场排名出炉,中国五大机场上榜
862 阅读途虎养车全国城配线路运输项目-报名公告【长期有效】
611 阅读跨境物流又暴大雷:冻结5100万美元资产、卷跑2.3亿资金、坑惨3.6万货主……
533 阅读最新快递业绩:顺丰增速继续领跑,申通再超韵达
498 阅读1400家门店 90%自动化!万纬如何让咖啡巨头效率翻倍?
47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