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从黑龙江省政府官网获悉,《黑龙江省通用航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日前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到2025年,黑龙江省通航产业规模达到400亿元。其中,通航制造业达到350亿元,市场消费及配套服务业达到50亿元,年飞行量超过10万小时,机队规模超过230架,具备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功能的机场达到40个。
规划指出,到2025年,黑龙江省通航飞机、发动机、核心部件、航空复合材料制造业集聚发展,制造能力显著增强,市场需求有效释放,通航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新兴业态不断拓展,基本形成通航研发制造和通航消费双轮驱动,通航运营、服务、保障能力协同提升的产业发展格局。
展望2035年,黑龙江省通航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航产业链实现上下游全面贯通,研发制造、市场运营、延伸服务实现深度融合,通用航空创新智造、新型消费形成国际知名的“龙江品牌”,通航产业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
在空间布局上,立足黑龙江省通航制造、运营服务基础,加强与全省通用机场建设、交通建设、旅游发展等规划有效衔接,构建与全省经济发展定位、城市空间布局、现代产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相适应的通航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一带四区多基地”的通航产业空间布局。
为此,黑龙江省将围绕通航产业链制造、应用、运营服务关键环节,重点发展通航研发制造、消费、综合服务保障三大板块,构建全省通航制造业加快发展、消费需求不断拓展、服务保障更加有力的通航产业发展生态。
具体来看,全省将打造国内一流通用航空制造集群。打造国内一流的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制造基地,打造全国领先的通航发动机和核心部件制造基地,推动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扩大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优势,培育建设通航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通航制造业集聚发展。
同时,要树立引领全国的通航消费发展标杆。培育发展通航旅游市场,加快推进短途运输网络建设,巩固扩大传统通航作业,加快发展通航公共服务,做大做强航空培训业务,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通航会展品牌。
此外,要构建基础完善的综合保障体系。统筹推进通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低空空域改革,提升通航飞行保障能力,加快通航金融业发展,高效推进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物流“客服”的蜕变:从“客户服务经理”走向“客户成功经理”
1173 阅读全国首个海铁联运专用铁路场站投运
1070 阅读仓储自营还是外包?
974 阅读刚刚,极智嘉上市!一图速览IPO亮点
1031 阅读普洛斯携手极兔,以领先基础设施服务助力“包邮区”加速西进
929 阅读智加科技向顺丰速运交付超百台智能辅助驾驶重卡
920 阅读极兔上半年包裹量139.9亿件,同比增长27%
917 阅读供应链计划系统的蜕变:“计划工具”到“决策大脑”的进化史
862 阅读顺丰、申通、韵达冲进前五!
884 阅读DHL快递完成亚太机队更新计划
84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