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某化工企业计划主管的S小姐近期接到上司一个棘手的任务:处理呆滞库存。
大家可能会问:这不应该就是计划部门的本职工作吗?S小姐为什么觉得棘手呢?
首先,涉及的范围较大:之前她只负责管理生产基地相关的呆滞库存,这次上司给她新增的贸易公司相关的进口产品;其次,相关方多,需要清晰定位各方职责;再次,S小姐之前未经历过同类的跨组织、跨业务的大项目,无经验可循。
但S小姐最终还是完成了此项工作,下面就带大家解锁一下S小姐的工作方式吧。
S小姐清楚地记得程晓华老师《全面库存管理数学分析》这本书上关于呆滞库存的一段描述:所谓的呆滞库存,顾名思义就是“呆”或者“滞”的库存,是指暂时不用或者永远没有机会使用的具有风险的库存。呆滞库存是基于现在在手、在途库存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如90天)的需求而定义并计算的。
结合公司产品的特性以及库存管理的相关规定,过去生产基地的成品库存就是按存储是否超90天去衡量是否属于呆滞的(只要超90天,就得开始重点监控);贸易公司下的呆滞库存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思路,只是需要多考虑海运进口的周期,为简单、有效起见,贸易公司下的产品也就先考虑以120天为时间节点开始重点监控。
数据是基础,从系统导出库存数据是第一步,目的是为了下一步整理出细节、完整的呆滞库存清单,做库龄分析,了解呆滞库存的情况并根据情况拟定后续的具体行动计划。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S小姐考虑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做分析:
物料特性:成品、原料、包材,分析呆滞库存属于哪一种。
实物存储地点:呆滞库存目前分别存储在哪里?本仓还是外仓?具体的仓库名称也最好包含在呆滞库存分析表中。
产品归属:呆滞的库存归属哪个业务部?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找对人(沟通、干活)。
已存储时间:是刚好存储了90天左右?还是已存储6个月了?甚至已经过期了?
别小看以上细节,之前有一位专家的文章中提及,有个调研结果显示:供应链负责人最大的痛点之一,竟然是没有能力拿到合适的数据,刚开始确实觉得不可思议,再想想她自己看到的,还真是那么回事。
呆滞库存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行动方案又有哪些呢?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实际情况肯定不会完全一样。但从S小姐过去碰到的实例来看,无论是生产基地,还是贸易公司相关的呆滞库存,也无非都是供应链专家们在书中或文章中提及过的,且看S小姐的细节总结:
呆滞库存涉及的细节多、情况复杂、跨部门沟通非常多,如果想把呆滞库存真正管理好,首先理清其范围和定义、然后找原因、最后就是明确职责、严格执行流程,积极主动和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协调,并将相关行动计划落地,这样才能真正预防、减少呆滞风险,降低呆滞库存,让所有的库存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S小姐的这些总结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意义,也欢迎各位计划同行多给她献计献策,共同为降低呆滞而努力!
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400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155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115 阅读Temu正式进军土耳其市场 推出“一日达”配送服务
1008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974 阅读守护车轮上的健康!运满满首站货车司机公益体检活动落地宿迁
934 阅读亚马逊当日或次日达服务年内扩展至4000个美国小城镇
900 阅读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出炉:精简至17人,9人退出,无新增
871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835 阅读菜鸟集运6月香港累计注册用户同比激增95%
80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