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控制塔系列文章之前的关于需求计划,供应计划的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维度都离不开库存水位对计划决策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对库存管理做一个控制塔的单独的模块,示例如下。
向上游面向客户接入了客户端的库存值,比如国内的各大电商渠道的库存水位实时值,海外的代理商渠道的库存水位;
向下游接入了供应商的成品库存信息,基本实现了供应链直接上下游关联的库存信息打通。
那么接下来我们展开看看,在此基础上,企业A围绕基本实现的端到端库存可视化可以通过控制塔实现哪些供应链库存管理。
首先,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端到端库存可视化,我们接入了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数据,那么某个产品的供应商端可用成品库存、企业自有仓的可用库存及各个地区的分布、客户端的库存水位及区域分布都可以同步查看,这个维度的端到端的可视化是可以提炼出很多有助于后续决策管理的信息的,比如
目前客户端积压库存水位较高,那么可以判断出近期内可能流速有所降低;
或者要采取对应的销售策略促进销量的转化;
或者也可以考虑降低给供应商的进货需求,放缓生产端的排产节奏,企业的进货节奏以避免更高的库存积压。
将库存和销量做关联,即为库存周转天数这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库存周转天数表示的是仓库中的库存水位,基于销售速度的情况,判断库存预计要消耗完毕的天数,也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存货变现的速度和能力,是企业很重要的营运指标。一种计算库存周转天数的公式如下:
实时月度 DOS = 库存金额 / 月度销售额,历史月度DOS = 期末库存金额 / 月度销售额
那么,我们已经联通了上下游的库存信息,围绕库存周转天数,我们可以计算出供应商的库存周转,企业自有的库存周转,客户端的库存周转,以及端到端的库存周转。
如果结合上前述的进销存PSI工具,尤其其中的I,将其从库存值本身转换成库存周转天数,我们可以基于实际销售情况监控库存周转的波动情况,对慢速和断货的情况做更直观的参考。
上述的逻辑其实是比较通用的梗概,具体业务肯定会各个公司有各自的特殊性和难点,比如:
1)代理商的渠道库存,我们可能只有较大型的代理商的库存,或者可能库存不是实时的,需要设定定期刷新的机制和流程;
2)再者,上述的例子没有考虑更需细化管理的物料库存,比如物料库存中可能有各种字段标识其可用性,可用的系列产品等,还有售后产生的退换货部分,在产品临近下市时候,这部分退货的量也要结合不良率等等提前预估出来,避免在下市后有呆滞却无渠道可售卖,等等。
库存链路本身是包罗广泛的,所以其实本身搭建端到端库存可视化这一基石无论是系统对库存数据的接入,还是各个仓储位置,库存结构的逻辑设置都是有大量的工作可以优化的,基于此基石,可以延申发散出库存周转等指标性的信息,给企业的运营效率以直观的决策参考。
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526 阅读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1506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1208 阅读物流企业销售激励背后的秘密
980 阅读行业首创!52名卡友数字人集体亮相
954 阅读共探AI时代的供应链数智化发展之路!《数智化供应链白皮书》正式发布
943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881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880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846 阅读AI赋能车轮上的声音 路歌第十一届“5·2卡友节”圆满举办
79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