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都已经说厌了:今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
今年市场的动荡和去年市场的疯狂,一样的惊心动魄却带来迥异的结果。处在市场激荡中的货代今年像坐了过山车一样,短时间内从高点滑落到低点。激变的市场改变了货代竞争格局,原有的排名被打破,虽然“后疫情”时代还没定型,我们已经看到了新格局。
为了进一步观察美线货代市场,从本期开始将推出中国主要港口今年1-10月货代排名,后期还会增加亚洲其它重要国家的货代排名。同时,在货代排名后面会列举出口美国的前20大商品种类的变化,提供销售方向的灵感。
如果说各个口岸面对的需求是一样的,疫情封控带来的波动,每个口岸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同,原有货代竞争格局的差异,这些都在影响还在变动中的货代竞争格局。一家货代的挑战意味着另一家货代的机遇,在总体市场萎缩的状况下,货代内卷加剧,艰难的市场也开始暴露不合规行为,最近频频爆雷。去年涌入市场的新玩家如今还好吗? 原先的玩家能守住自己的阵地吗?
跟以往从南到北的次序不同,这次从今年变化最大的上海港开始。
由于4-5月两个多月的疫情封控,上海港今年的货量损失明显,前10个月(到港日)货量同比下降接近14%,远超中国总体平均跌幅。排名前10的头部货代,有的跌出前10,有的则逆势增长跨进前10。原有的主力玩家均录得高于市场平均跌幅的20-30%的货量下跌,委实罕见。排名前25的货代中,仅仅有5家保持不同程度的年增长,不跌已是赢家。排名前100的货代中,只有20家实现了增长,后100名的货代中则有37家货量有增加。去年规模越大的公司拿舱位能力越强,很多大型直客改走货代,大货代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增长也越大。反之,当直客竞相和船司签约,大型货代“流失”的货量也最多。即便是今年市场出现下行的情况下,船司主动调整策略,很大程度上保住了直客的订舱。大型直客的流失导致大中型货代的货量差很难弥补,同比出现大幅度下降。当然,也有例外。
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跌幅排前四的分别是家具,纺织品,服装和玩具。前20大类商品中,只有三类同比有增长:皮具类,纸类和玻璃制品。
UPS卖掉货运后,FedEx也考虑剥离货运,全球公路货运寒冬?
5177 阅读41页PPT深度解读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1811 阅读杨兴运带队,兴满城市合伙人走进满帮!
1124 阅读物流“客服”的蜕变:从“客户服务经理”走向“客户成功经理”
1096 阅读京东发布自研无人轻卡,注册无人物流商标?刘强东深入汽车圈了?菜鸟、顺丰、京东无人物流车哪家强?
1009 阅读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
972 阅读全国首个海铁联运专用铁路场站投运
1021 阅读刚刚,极智嘉上市!一图速览IPO亮点
1010 阅读仓储自营还是外包?
918 阅读成本大降,无人快递车价格从百万元“杀”到1万多元!业内专家:仍在爆发前夜
87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