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召开宣介会,包起帆院长表示,由他领衔的团队制定的集装箱国际标准《ISO/TS 7352:2023 集装箱NFC/二维码箱封》,本月已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央秘书处在日内瓦正式发布。这也是我国在物流和交通运输领域首个国际标准《ISO 18186:2011 集装箱货运标签系统》问世之后的又一次突破。
我国集装箱生产量、运输量、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在这些第一的背后鲜有我国在该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声音。集装箱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集装箱运输十分繁忙,但作为集装箱物流重要的交接凭证的机械箱封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容易被非法打开或偷换,致使物流过程中走私、偷渡、货物失窃等问题频发。二是由于没有自动识别功能,每次安装箱封后都必须手工录入相关信息,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容易出现抄录错误。
为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11年,华东师大组建了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致力于集装箱物流跟踪与监控技术研发及国际标准的研制。华东师大联合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外运、上港集团等单位组成了科研团队,以现代物流“实时化、可视化、可追踪、大数据融合”等需求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针对全球占比达88%的山区、海洋等无基站区域集装箱物流信息失联的状况,提出了自适应动态可调的基于通信链路可靠性的评估算法、基于有限状态机的主动跟踪模型及基于规则的事件决策方法。科研人员还结合智能监控终端动静感知间隔休眠的独特低功耗技术,发明了基于北斗/低轨卫星的天空地一体化集装箱监控终端和集装箱电子封/锁等系列产品,满足了监控路径全覆盖、多样化、可视化的需求,推动了以集装箱为跟踪目标的物联网的发展。这项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航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为了再次让中国发明上升为国际标准,让世界同行分享中国的科创成果,包起帆科研团队瞄准了电子箱封作为制定新的国际标准的突破口。《ISO/TS 7352:2023 集装箱NFC/二维码箱封》标准全面集成了机械箱封、电子箱封的技术内容,面向NFC/二维码技术在箱封领域应用,提出了机械性能、数据格式等关键技术指标。这项国际标准能为全球集装箱供应链相关方创造价值,有助于提高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减少偷盗、走私、偷渡等;有助于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责任界定,用户通过平台实时掌控物流动向,为客户提供集装箱物流全程监控服务;有助于加强海关和检验检疫等机构的监管;有助于箱封制造厂家产品升级,拓展NFC/二维码箱封市场。
据悉,中国集装箱箱封产量占全世界的70%左右,其中生产量较高的箱封生产厂家已经开始批量生产NFC箱封和二维码箱封。据统计,已有近600万个新型箱封销往美国、加拿大、孟加拉国、阿联酋、印度、巴西及欧洲,订单量逐年增加。“ISO/TS 7352”的正式发布将促进我国箱封生产厂家技术转型,抢占新的国际市场。
全球空运货代哪家最强?最新25强出炉,6家中国企业上榜
1419 阅读零担收入破200亿,连续多年稳居前三,跨越速运的竞争武器是什么?
1413 阅读中远海运特运与两家码头签约
975 阅读DHL投资5.5亿英镑扩展物流业务
1021 阅读菜鸟香港智慧货运中心荣膺TAPA认证!航空货运安全标准达国际顶尖水平
992 阅读京东外卖疑似内涵友商:好生意不靠“烧”、不靠“刷”
861 阅读巨头供应链转型之路|宝洁的 “供应链3.0”
899 阅读提前35天!2025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
839 阅读物流仓储运输绩效指标(KPI)有哪些?你都用对了吗?
816 阅读京东全球售开启“半托管”招商
86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