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海海运受阻,多国目光转向中欧班列。
俄罗斯媒体index网近日在报道中称,由于红海危机导致货物运输转向铁路。中国和欧洲之间所有走廊的铁路运输再次受到关注,成为需要更短运输时间托运人的“刚需”。与海运相比,铁路费率更为稳定。此外,供应链可持续性和联运方式的多元化也成为优势。香港“文汇网”认为,红海海运受阻引发全球物流危机。当前,欧洲多国对中欧班列的需求度升高,开始寻求以陆代海的物流方案,中欧班列此时凸显出优势。速卖通328周年大促临近,近日,菜鸟也传来全面升级国际快递时效与服务的好消息,宣布实现全球25个国家跨境大提速。特别针对中东五国上线的新集运服务,可以让当地消费者在7-13天内收到跨境包裹。此外,DDP(税费代缴物流服务)持续“上新”,将陆续上线韩国、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等国家。
1南京、无锡宣布将“组团”打造全域型航空货运枢纽集群。
3月12日下午,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联合东部机场集团、无锡市交通局、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召开南京、无锡国际货运航线推介会。从推介会获悉,南京、无锡两市已签订《国际航空货运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即将“组团”打造全域型航空货运枢纽集群,共建稳定、安全、高效的供应链网络体系。
2国际供应链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储能企业需未雨绸缪。
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简称“CIES”)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指出,依托强大的内需市场及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支撑,中国新型储能产业跑出“加速度”,在全球形成了制造优势、产能优势、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欧美及东南亚也正成为中国储能企业投资的聚集地和广阔热土。王泽深建议,中国储能企业需未雨绸缪,调整生产计划,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中欧班列正进入精细化运营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3月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至2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928列,发送货物31.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截至今年2月底,中欧班列国内出发城市达120个,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随着网络布局逐渐完善、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中欧班列正进入精细化运营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阿里云等发起成立“物流智能联盟”。
阿里云消息,近日,物流行业内首个专注于大模型应用研究与实践的联盟“物流智能联盟”在杭州成立,旨在加速大模型在物流领域落地,用AI助力物流行业增效降本和业务创新。该联盟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阿里云、菜鸟、高德地图、中远海运、东航物流、圆通速递、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德邦快递、G7易流、地上铁、浙江大学智能交通研究所等在2024数智物流峰会上共同成立。
数据来源:Mysteel, Drewry
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337 阅读闪电仓到底靠不靠谱?从仓储操作看它的真实挑战
1137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935 阅读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967 阅读行业首创!52名卡友数字人集体亮相
891 阅读美的集团:拟分拆安得智联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849 阅读AI赋能车轮上的声音 路歌第十一届“5·2卡友节”圆满举办
707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734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740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71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