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生鲜电商就被誉为电商行业的最后一片蓝海,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但是由于生鲜产品易腐烂变质的自然属性,以及电商的虚拟性,使得生鲜电商的整个供应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冷链物流环节的时效性和食品安全性。
所以到2016年全国 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 1%盈利,88%亏损,剩余7%是巨额亏损。因而在企业盈利难的背景下,整个行业近年来一直处于洗牌和缓慢发展中,大家似乎都在等待一个新的风口。
借助新冠疫情下“宅经济”的崛起,“无接触配送”模式的大火,给生鲜电商行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各生鲜电商app也迎来了销售额的井喷。
据统计,京东到家销售额增长4.7倍,每日优鲜增长3.2倍,叮咚买菜日均订单增长3-4倍,盒马日均蔬菜供应量增长5倍。
如此高速的增长,我们不仅仅可以肯定“宅”在家年轻人消费的实力,也可以看到70、80后新消费群体的加入。
预计新冠疫情下的“宅”经济趋势将为生鲜电商带来有效引流,客户消费群体扩大到70后、80后,提升生鲜电商渗透率,同时也培养用户的线上买菜习惯。生鲜电商发展新机遇的到来,也对末端配送带来更高的需求和要求。
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生鲜电商用户期待更快速的配送体验,30.7%的用户希望在几小时内收到商品,28.8%的用户希望在 30 分钟至 1 小时收到商品,16.7%的用户希望在 30 分钟内收到商品。
现在情况下又增加了“无接触配送”的模式,结合原有的签收、代收、自提柜等模式,末端配送情况更加复杂。
所以规范末端配送环节,可以进一步满足生鲜消费对于时效性的要求,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粘性。
近日,中物联冷链委牵头起草的《食品冷链末端配送作业规范》(WB/T 1104-2020)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此项标准由中物联冷链委、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深圳市凯东源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久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利泰物流有限公司、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阿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将于2020年6月1正式实施,规定了食品冷链末端配送的基本要求和作业要求,适用于对食品冷链末端配送的作业与管理。
末端配送作为最后一公里,是全程冷链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最后关键环节。
目前国内针对于最后一公里的操作规范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急需建立冷链末端配送操作规范。
此标准的发布,正好弥补末端配送环节规范的空白,为食品的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运输服务提供指导,提高冷链末端配送企业的服务质量,构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法律落实、体系建设、标准实施”的良性机制,从而提升整个行业服务质量监管水平,从技术层面、操作层面有标可依,使冷链末端配送行业规范、快速、稳妥的发展。
标准发布实施后,中物联冷链委与起草单位将鼓励和引导企业去学习、应用、落实本标准内容,同时联合各地政府、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标准的推广工作,深入电商企业及冷链末端配送企业,协助企业解决现有难点、痛点,共同推动食品冷链末端配送的发展。
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1744 阅读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589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1271 阅读共探AI时代的供应链数智化发展之路!《数智化供应链白皮书》正式发布
1132 阅读物流企业销售激励背后的秘密
1036 阅读行业首创!52名卡友数字人集体亮相
982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943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923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888 阅读AI赋能车轮上的声音 路歌第十一届“5·2卡友节”圆满举办
81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