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团积极优化集疏运体系,为长三角地区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近期来,“陆改水”业务集装箱箱量呈明显增长态势,不断缓解陆路交通运输瓶颈,保障进出口贸易供应链路径双向通畅。
据统计,3月份上海港“水水中转”箱量达212万标准箱,占比51.6%,环比增长达17.1%。4月份(截至4月15日),太仓港完成外贸重箱43100标准箱,同比增长242.1%;浙北内河区域安吉港完成外贸重箱8500标准箱,同比增长45%;ICT(内陆集装箱枢纽)项目苏高新港区完成外贸重箱1300标准箱,同比增长44.4%,ICT项目合计完成外贸重箱2000标准箱,同比增长122.2%;沿海区域独山港外贸重箱完成8600标准箱,同比增长57.5%,独山港和大丰港合计完成外贸重箱14300标准箱,同比增长27.7%。
上港集团携手各大班轮公司、各省市港口,充分利用自身整体优势,高效整合旗下各物流企业资源,多措并举,在3月份向社会各界推出集装箱“陆改水”服务,服务范围涵盖上海港洋山片区、外高桥片区各码头至长三角区域相关城市港口(太仓、张家港、扬州、南京,安吉、湖州、独山等)和铁路场站,为广大客户提供完善的物流替代方案。
上港集团旗下洋山片区及外港片区各码头、各长江及内河码头、同盛物流、长江公司、上港物流等公司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响应集团号召,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在各水路枢纽点陆续推行“陆改水”前置服务,充分利用空箱调运中心平台优势,加强与各班轮公司的信息沟通,采取空箱调运前置,实施本地就近接货,并打通水路运输信息通道,动态跟踪“陆改水”箱量发展变化,打造“陆改水”业务水路转运绿色通道。还颁布优先靠泊、降低中转费等相关优惠政策,为供应链运输通畅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上港集团携手中远海运、马士基、地中海、以星、阳明、新海丰、美森等班轮公司,共同提供个性化“陆改水”解决方案,依托上海港以及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优势,周密制定疏运计划,积极促进无纸化换单操作,确保疫情期间集装箱运输业务正常运转,有效保障客户货物运输效率。
摄影:刘舒逸
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1828 阅读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610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1320 阅读共探AI时代的供应链数智化发展之路!《数智化供应链白皮书》正式发布
1279 阅读物流企业销售激励背后的秘密
1085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1139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1007 阅读关税大战遇上全球供应链:苹果公司深度研究与战略推演
898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923 阅读外卖战OR即配战?京东美团博弈,快递受伤?
88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