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碳汇研究所承担的科技服务项目“白音华露天矿排土场碳汇造林与生态修复一体化研究与示范”完成验收工作,其中碳汇造林计量报告的审定工作委托具有林业碳汇第三方审定资质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
该项目是“双碳”背景下我国煤矿企业启动的首个生态修复碳汇项目,具有典型的行业引领和标杆示范作用。内蒙古林科院碳汇研究所“碳汇计量与增汇研究团队”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区同类型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也对探索碳汇产品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兼具高固碳增汇能力与生态修复效果的植被恢复方案,并进行碳汇示范林建设;二是对排土场生态修复区现存植被体系开展碳汇计量监测;三是形成标准CCER林业碳汇项目并完成审定。此次纳入林业碳汇项目计量的面积为4421亩,包含新建50亩碳汇示范林。拟议项目在30年计入期内,预计产生22514.2吨二氧化碳当量(t CO2-e)的减排量,年均减排量为750.5吨二氧化碳当量(t CO2-e)。项目组历时两年完成了全部研究任务,在高寒草原矿区生态修复的新路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矿区生态修复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
(图片说明:召开项目审定会)
(图片说明:排土场碳汇造林前后对比)
(图片说明:矿区典型生态修复模式)
(图片说明:50亩新造碳汇示范林俯瞰图)
项目审定专家组对碳汇造林项目边界及每个碳层地块进行了现场踏查和复位,审阅了项目PDD文件及相关佐证材料原件,听取了项目汇报,经过质询讨论和综合评议,一致认为该项目的设计与建设符合“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要求,方法学选择、碳层划分、减排量计量等均符合碳汇项目审定要求,项目成果对于提高矿区生态修复水平及自主碳中和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场审定结束后,经过多次答疑与修正,形成了《内蒙古白音华露天矿排土场碳汇造林项目审定报告》。
碳汇研究所所长、项目负责人春英正高级工程师表示,我区高度重视“双碳”背景下的自主碳中和贡献,林业碳汇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下一步,碳汇科研团队将继续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在碳汇方法学开发、碳汇计量参数研究、增汇技术推广等方面不断研究和创新,为我区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玛氏中国|2025年度玛氏箭牌北京区域包材及原材料仓储(VMI)项目
2236 阅读华为的物流“布局”,为何备受关注?
1488 阅读北美仓配一体机会和风险
1299 阅读年营收15亿的跨境物流企业要上市
1182 阅读解秘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1099 阅读纵腾集团借壳上市,6.4亿收购A股上市公司绿康生化
1008 阅读TEMU美区半托管即将开放国内发货模式
869 阅读京东物流一线员工日10周年:为5年、10年老员工授勋,为15000名标杆颁奖
822 阅读15倍爆发式增长,网络货运行业跑出了一匹黑马
811 阅读2024年快递满意度出炉:顺丰、京东快递排名最高
78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