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4年,卢卡·帕乔利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例总论》,这本看似枯燥的数学书却点燃了一场商业革命。书中推广的印度阿拉伯数字和复式记账法,让原本只有少数精英才能掌握的复杂计算变得大众化,用罗马数字计算MCMXCIV乘以DLXXIII是什么体验?而用1494×573,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快速得出答案。
商人们掌握了新的工具,催生了现代银行业、保险业和全球性公司。美第奇家族正是抓住了这个机遇,从普通商人变成了欧洲最有权势的金融帝国。500年前的文艺复兴推动了典型的“技术平权” 过程:
新认知工具 + 低传播成本 → 大量新用户 → 新制度、新行业、新阶层。
2028 年的一个清晨,上海临港物流园。老张戴着安全帽、手握叉车方向盘,面露难色,自言自语道:“这批货老压在里面,搞得我来回折腾,有什么好办法?”几秒钟后,屏幕弹出一段大白话:“把快速流转的商品搬到门口,不是本季节的货往里放,搬运量能降30%”,没有公式、没有术语,只有张师傅听得懂的“土话”。
这一刻,老张从“叉车司机”变成了“库存优化专家”。
帕乔利的数字革命把算账权力交给了市井商人;今天的AI革命则把运营决策权力交给了一线作业者。
达芬奇画《蒙娜丽莎》时,他不仅是画家,还是解剖学家(理解面部肌肉)、光学专家(掌握透视原理)、化学家(调配颜料)。这种跨界融合的能力,创造了传世杰作。
AI正在推动人们"回归通才",为什么?因为AI最擅长的恰恰是狭窄领域的专业工作。它可以比任何人类专家更快地计算最优库存水平,更准确地预测需求波动,更高效地规划运输路线。
但AI不擅长什么?跨界思考、创造性连接、情境理解。这些恰恰是文艺复兴式人才的强项。
还有一个能力在AI时代变得重要,就是"eye of the beholder"审美能力。在AI能够生成无数方案的时代,识别"美"的能力变得无比重要。
什么是供应链的"美"?是简洁优雅的网络设计,是恰到好处的库存平衡,是天衣无缝的协同节奏。
这需要培养一种新的能力:在AI生成的海量信息中,快速识别真正有价值的洞察;在看似完美的方案中,发现潜在的问题;在数据的噪音中,听到市场的真实声音。这种能力不是天赋,而是可以通过跨界学习和实践培养的。
微软已经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KPI:"人机比"(human-to-agent ratio)。这个指标不是衡量你管理多少人,而是衡量你能协调多少AI代理。
这标志着管理范式的根本转变。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者是"人的管理者",未来的供应链管理者是"智能的协调者"和“最终的决策者”。你不是告诉下属怎么做,而是要告诉AI想要什么结果。你不是在分配任务,而是在编排一个智能交响乐团。
这种转变需要全新的能力组合:既要理解业务逻辑,又要理解AI的能力边界。管理者搭建自己的团队的时候,需要建立的是一只混合性团队:人类专家:提供领域洞察、创造性思维、伦理判断;AI代理:执行专业任务、数据分析、模式识别;协同机制:建立人机互补的工作流程。
如果AI建议你把所有库存都集中到一个配送中心以降低成本,你会不假思索地执行吗?有经验的管理者会立即意识到这违背了风险分散的基本原则。
AI时代,管理者如何保护团队和周围环境免受AI生成的'传统智慧'和错误信息的影响?这对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培养独立判断力
识别AI输出中的偏见和错误
在人机协作中保持最终决策权。
"AI是最好的副驾驶,但方向盘必须在人手里。"
Gartner预测,到2031年,AI Agents将使非技术用户的创新能力提升30%。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革命性的转变:供应链管理不再是少数专家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创新活动。
过去,要解决一个供应链问题,你需要熟悉ERP系统、会数据分析,懂复杂的算法。而现在?你只需要会提问,就像人工智能科学家Andrej Karpathy说的那句话:"The hottest new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English",自然语言成了最强大的编程语言。
它意味着供应链一线的员工,那些最了解实际问题的人,终于有了直接解决问题的工具。仓库工人可以优化货架布局,司机可以改进配送路线,客服可以预测需求波动。知识和权力正在从总部的办公室流向现场的操作现场。
区域销售经理小王,没有任何编程背景,却用AI完成了一个原本需要专业团队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市场预测项目。她只是问了AI一个问题:"最近我观察到奶茶店特别火,我们的植脂末销量会不会增长?需要提前备多少货?"
AI Agents不仅分析了社交媒体上奶茶店的开店趋势、美团上的订单增长、甚至还考虑了天气预报(热天奶茶销量更高),最终给出了精确到SKU级别的备货建议。更重要的是,它用小王能理解的语言解释了逻辑:"根据分析,未来两个月新开奶茶店预计增加320家,每家店日均消耗植脂末2.3公斤,建议增加库存15%,重点布局在商圈密集的华东区域。"
五百年前,当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时,很多人抵制这个改变。他们说罗马数字是传统,是文化,是正统。但历史证明,那些拥抱变革的人成为了新时代的赢家。美第奇家族、威尼斯商人、汉萨同盟,他们都因为采用新的计算方式而崛起。
今天,我们面临同样的选择时刻。
这场变革对组织和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组织需要打破传统边界,建立新的权力结构和协作方式。人才需要成为"新文艺复兴人":既专又博,既理性又直觉,既独立又协作。
但最重要的是选择。你可以选择恐惧AI,担心被取代;也可以选择拥抱AI,创造新的可能。你可以选择固守传统,维持现状;也可以选择勇敢创新,定义未来。
白犀牛B轮融资总额近5亿,顺丰三度加注,车规级无人车加速落地!
1030 阅读“倒货”现形!运满满重拳出击,1分钟赚900块的黑心生意没了!
714 阅读年营收超7000亿,利润865亿,中国邮政再登世界邮政第一
664 阅读全球前20大货运机场排名出炉,中国五大机场上榜
645 阅读阿里推出“饱呗运力”,入局校园即时配送
570 阅读一家物流公司的崩塌,从路径依赖开始
592 阅读菜鸟牵手健力宝为供应链提速:工厂直达冰箱仅需24小时
463 阅读耐克 D2C战略遭遇集体诉讼:证据直指供应链运营
485 阅读最新快递业绩:顺丰增速继续领跑,申通再超韵达
407 阅读1400家门店 90%自动化!万纬如何让咖啡巨头效率翻倍?
418 阅读